我市建1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
中国园林网5月4日消息:自我市开展“森林重庆”建设工程以来,绿化重庆、美化重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主城区“森林重庆”工程的主要推动单位―――市园林局依照我市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全力推进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然而,随着全市“森林工程”的不断推进,绿化的源头―――花卉苗木出现了紧缺势头。同时,市园林局在工作中发现,从外省市购买的花卉苗木除了气候、土壤、水质适应性等问题外,还存在运输花费成本巨大,造成苗木价格偏高等问题。
因此,加快重庆花卉苗木产业本土化进程,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08年8月1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听取城市规划和绿化工作汇报后表示,可以探索在重庆周边搞几个苗圃村,将树苗栽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也可以搞几千亩甚至更大的传统苗圃。
经过精心选址,2008年10月,我市正式启动了位于渝西地区璧山县南部青杠街道内的重庆园林苗木种植基地建设,由市园林局绿化服务中心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
目前,该项目首期启动的3000亩核心区工程已具雏形,银杏、桂花、玉兰、法国梧桐、香樟、重阳木和温室培育花卉等一大批花卉苗木已经入圃。
高标准选址规划
2008年以来,我市启动“森林重庆”、“宜居重庆”建设。然而园林绿化的源头―――我市的花卉苗木生产,凸现出“量少、质弱、价高”的特点,不适应建设森林城市和农村地区绿化需要。
因此,建设一个能够支撑我市“森林重庆”、“宜居重庆”建设的园林苗木基地越来越显得迫切。
2008年5月,市园林局开始重庆市园林苗木种植基地的选址工作。一般来说,园林苗木基地对选址要求很高,首先需要在道路畅通的地方,以方便运输;其次要求土壤、水质好;第三要靠近水源,水资源较丰富,以方便灌溉。
在璧山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专家一系列的论证、比较之后,基地最终选址在距离主城半小时车程的璧山县南部青杠街道,毗邻成渝高速公路,涉及正兴、青杠两镇19个村,规划面积10万亩,基地内有大小水库、湖泊4个,土壤肥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明确要求,现有花卉苗圃必须在科技实施、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政府要指导好、帮助好。对于新建花卉苗圃,必须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主要靠市场,靠有实力业主、政府补助解决道路、水利、改土等基础设施。
因此,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基地建设的首要环节来抓,根据基地所处区位、苗木生产现状等条件,围绕“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宜居重庆”、“森林重庆”建设之需,突出园林苗木特色,实现与西部地区周边花卉苗木基地错位发展,确立了打造集苗木生产、科研繁育、苗木交易、就业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苗木超市”的发展定位。
该基地分远、中、近三期建设,整个基地由核心区、示范区、拓展区三个功能区组成,由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首先启动3000亩的核心区建设,以此为发动机、助推器,带动渝西10万亩苗木基地的形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