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在市园林苗木种植基地的建设中,还有效探索了土地流转。对征地村民,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采取为他们保留住宅的做法,还为村民留一定的菜地。村民住在基地当中,通过培训,转化为园林产业工人,让本地10万农民不离土不离乡,从而达到通过苗圃建设找到一条农民增收和转为城镇人口的有效途径,为我市城乡统筹作出贡献。
市委书记薄熙来听取城市规划和绿化工作汇报后曾指出,现在的苗圃可以探索在一个村里,把整个村变成苗圃。把树种在村前屋后,村子非常漂亮,村民还享受绿化。同时,还可以作为苗木的中转站。一个企业能搞七八个村,就等于是七八个大苗圃。在重庆周边搞几个苗圃村,就能够使城里的绿化大大提升。
2009年3月19日,时任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视察基地之后指出,在璧山县要以来凤苗木种植基地为依托,打造旅游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本地农村人口的就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努力成为城乡统筹的一大亮点。
目前,该基地已吸纳当地350人就业,项目区内农民人均每年增收6000元左右。
对于基地未来的发展,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表示,将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业主和投资者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这种模式将进一步推进该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据估计,未来10万亩基地将解决就业人员4200人,大大促进项目区内农民致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还将继续推进基地建设,积极为新加入的业主进行服务和指导,努力将该基地打造成为西部一流的花卉苗木基地,并按照“超市苗圃”的要求,推进花卉苗木交易市场的形成,进而助推“五个重庆”建设,为我市的统筹城乡发展服务。
产业发展目标
做精城市园林苗木产业,改变原有传统农业模式,积极推广高新农业,发展设施园林、高科技园林苗木培育生产、特色花卉等,做强做大园林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生产积极性。
农民增收策略
对传统农业进行转产和开放,对高技农业和高端农业进行推广和普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吸纳农民就业;农民自办农家乐和相关服务项目。
外出打工和自主创业等。
推荐阅读: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