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户村樱桃种植初显规模
中国园林网7月11日消息:昆明市地处多山地丘陵的西南高原地区,虽然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但仍然有较多贫困人口,扶贫攻坚的担子不轻。如何摆脱“年年扶,年年贫”的现状,让贫困户实现脱贫?这是昆明市扶贫工作者反复思考的问题。
自2015年以来,昆明市扶贫办多方研究、探讨,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以“政府+企业+村委会+农户”产业扶贫新路子,改变过去“输血”的传统扶贫模式,直接帮助贫困户“造血”。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宜良县、富民县的部分地区得到成功实施。
规模化种植樱桃
米户村人均收入2500多元
6月29日中午,来自昆明市扶贫系统的扶贫工作队从宜良县城出发,汽车在蜿蜒崎岖的乡村公路上行驶1个多小时,来到了宜良县北古城镇米户村,米户村是宜良县实施产业扶贫的贫困村之一。
此时,北古城镇米户村书记李正华正在家门口的樱桃地里冒雨劳作,一见到扶贫工作队的人就走上前来,握住市扶贫办副主任李文的手笑着说:“都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你们一到甘霖就来了,有了这场雨,我们村今年刚种植的樱桃就能很快长大了”。
李正华说:“今年的樱桃已经摘完了,村委会樱桃共实现采摘收入201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500元,加上务农、打工的收入,贫困户脱贫没有问题。” 米户村里有的樱桃大户种植了20亩左右的樱桃,光樱桃成熟的这两个月就有了10万元左右的收入。
米户村委会能够脱贫致富,不得不提扶贫办。米户村委会地处宜良县城西北边,距离县城29公里,2015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30人。以前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现种植樱桃,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樱桃种植现在正在发展成为地方特色产业。我们建有米户樱桃合作社,有近400户农户加入。”
“米户村委会具有适宜樱桃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樱桃种植是当地农户的收入支柱。由于当地存在樱桃品种少、种植技术低、种植规模小;道路、交易场所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采摘、销售难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当地樱桃种植产业发展的瓶颈。导致樱桃种植增产不增收,从业群众受益少,收入有限。”李正华说,针对这些问题,今年在扶贫办的帮助下先后完成了两个樱桃交易场所的新建、新修道路,有效改善了樱桃采摘、销售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