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市社科专家智囊团成员杨建光:
在生态文明建设探路先行中引领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绝不能简单地同生态示范划等号,而是一篇需要通过长期、全面的“建设”才能获得“示范”资格的大文章
在雅安进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践,对探索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模式,提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意义重大。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绝不能简单地同生态示范划等号,而是一篇需要通过长期、全面的“建设”才能获得“示范”资格的大文章。先行示范,引领发展,雅安抓住“4·20”灾后重建大机遇推进必大有可为。
要加强生态规划与布局,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细化区域生态功能分区,完善城镇体系,以生态补偿支撑生态功能分区。要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在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地震灾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中,积极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保持丰厚的永续可用的生态资本。要改革社会经济评价体系和政绩评价体系,改变官员考核过于注重经济发展的现状,引入生态评价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多因子法等,综合性地、因地制宜地考核政绩,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探索设立不同的考核目标,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指标权重,逐步完善干部考核任用制度。经济不强,难言示范,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奠定产业基础,保持持续动力,补齐雅安实体经济不足的这一短板。要加强环境教育,发动全社会力量投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建设,要通过加快立法来实现生态补偿的硬约束。
但如果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仅仅停留在政府层面、领导班子层面是难以持续推动下去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变“你和我”为“我们”,发展共建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共管共享变“靠政府”为“靠大家”。
雅安市气象台台长彭贵康:
弘扬生态文化 发展生态经济
重点对特色绿色产品进行规划、包装和营销,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绿色品牌”
现代生态文明不仅要强调和谐、循环,还要强调效率、发展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基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和谐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因此,应该大力弘扬我市生态文化、继续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加快发展我市生态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要全覆盖,要改变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全体市民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用生态文明(绿色文明)的思想观念战胜和代替农业文明(黄色文明)、工业文明(黑色文明),然后才可能在农村、城市、各种产业、文化体育、交通环境、乡镇和城市建设、医疗卫生、居家旅游、办公商务通讯等方面全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要加强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领导,重点对特色绿色产品进行规划、包装和营销,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绿色品牌”以促进雅安市绿色经济快速发展。在农村及农业种养殖生产方面,要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乡镇绿化,加大植树造林力度,进一步增加雅安市的“碳汇”能力,要结合雅安有利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养殖、绿色中药材、绿色水果、绿色山菜、绿色果酒等,让雅安的“绿色产品”与“生态雅安”一起誉满全球,把雅安市的“青山”变成“金山”。
《读城》杂志社总编辑韩毅:
文明纵贯线 雅安城市价值
雅安独特的生态文明底蕴,概括起来就是“天堂脊梁、雅山风骨”, “天堂之魂、雅水柔情”,“天堂门户、雅城故事”,“天堂动脉、雅路通达”
有山有水有森林的地方很多,雅安最独特和唯一的生态价值在于其拥有一条文明纵贯线——就是穿越北纬30度,呈南北走向的生态带。这条生态带,是熊猫走廊,是盆地与高原的连接带,是雨量丰富的华西雨屏,是高原文化与巴蜀文化的文化边界,是茶马古道的源头,这些文明纵贯线上以生态为本底的价值元素构成了雅安的城市价值,也形成了雅安建设生态特区的内核。
山多、水多,温润、柔美的自然环境,滋养了雅安独具魅力的多样美,也滋生了雅安文化的多样性,山成就了雅安的阳刚之美,水成就了雅安的人文之美,走进雅安文明文化的历史长河,“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家园故事,在理论上已经给具有厚重文化的雅安,戴上了追逐幸福家园的绚丽光环;与此同时,路,始终相伴着这里的山川和生灵,一道见证连接这座历史名城的阡陌,在风雨中几千年的沧桑与坎坷,一道见证环绕这座中国十佳魅力城市通达四海的交通枢纽,在改革开放声浪中前行的辉煌与壮美,雅安交通要地的梳理与整合,为生态城市打造铺路。这些造就了雅安独特的生态文明底蕴,概括起来就是“天堂脊梁、雅山风骨”, “天堂之魂、雅水柔情”,“天堂门户、雅城故事”,“天堂动脉、雅路通达”。
文明纵贯线对雅安构建生态特区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勾勒出雅安资源、文化、经济上的大格局,是雅安建设生态特区重要作用的表现,也是生态特区的价值所在。
延伸阅读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不仅是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理论认识的升华,也表明了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中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正式公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第一批)55个地区中,四川省入选地区为成都和雅安。
雅安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国家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示范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自撤地设市以来,雅安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发挥生态优势,先后获得了“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生态(低碳)经济示范区”、“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殊荣。雅安将从“生态文明建设”切入、破题,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大力度发挥、转化雅安的生态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做大生态经济、示范生态文明,在为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贡献的同时,实现科学发展。
推荐阅读:
(来源:雅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