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9日消息:昨日,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做客《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就有关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未来的天府新区,按指数测算,规模在10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园将建46个。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将让这个产业新区成为绿意盎然的生态田园新城。
生态优先保护利用天府新区60%生态用地
为确保天府新区规划范围内的60%生态用地能实现完好地保护和利用,天府新区正着手编制生态环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生态优先成为这一规划的首要原则。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规划科技处处长李丹告诉记者,按照反规划的原理,非建设用地优先布局山地绿化、水体绿化、楔形绿地和周边道路、绿廊、生态绿带。“其中,天府新区有一部分旧城区改造,要在规划过程中留足绿化用地。”第二个原则是均衡布局原则,李丹说,这就是提供一个可达性比较好的服务半径,它有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园建设规划。“这个系统跟新的生态空间相对应。”第三个原则是生物多样性规划原则,保护和利用天府新区的生物多样性,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
按照规划,天府新区在规划期末的绿地率指标将达40%,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达1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5%。
绿色本底10公顷以上大型公园将建46个
李丹透露,在整个规划中,主要把龙泉山的生态绿地作为生态环境本底重点加强建设。在整个区域中还涉及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等,通过这些工程,塑造天府新区的“绿色本底”。而在城市建设这一块,按照建设部对国家园林城市要求的“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0.07”,“对公园数量进行了测算,有一个基本设想,就是规模在10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园将建46个。”
在做好新区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我市也在加速推进绿化特色街道的营造和市内公园景观的提档升级。截至目前,人民公园在完成开敞改造的基础上,正在进行文化内涵的扩展改造。在此基础上,包括望江楼公园的竹林区、百花潭公园的盆景园区、新华公园、塔子山公园的一期开敞改造工程都已基本结束。
推荐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