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7日消息:因为道路景观改造,成都市滨江路、人民北(中)路的4000多株行道树将移栽,此事经本报昨日报道后,在成都市民中引发强烈反响。市民认为,道路改造是好事,如果还有更好的方式保留这些行道树就更好了!相关专家也认为,城市道路景观整治应该与城市原生态环境相协调,树木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保留是重要前提。
市民:
如果树木要搬走真有点舍不得
听说行道树面临移栽的命运,不少成都市民均感到意外。每天上午都会到滨江路锦江边晨练的吴策先生说,滨江路沿锦江边绿树成荫,作为开放式的城市绿地,一到夏天到这里纳凉休息的人特别多,如果树木要搬走真有点舍不得。
不少市民在听说树木移栽的消息后表示了反对。72岁的成都市民余万东认为,现在城市建设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像锦江边的这种原生态环境已经很难找,“我们需要做更好地保护”。在人民中路和人民北路,市民们也对行道树移栽表示遗憾。
声音:
保留这些树的基础上增添新景观
“绿化环境是经过树木多年的生长才有的,如果移栽后,新修的景观还会有这么多树吗?”市民尹先生说,这些树木在夏日为大家遮阴,如果搬走了这些树,还不知道去哪里歇凉?
对滨江路、人民北(中)路的道路景观改造,不少市民表示,大家都支持城市建设,但也想提提自己的“要求”:最好保留这些树木,同时又添新的景观。“移走后再造的景观即使很漂亮,但也比不上这种原生态来得凉爽、自然!”有市民说。
专家:
城市应该为拥有树木感到自豪
4000多株行道树要移栽,研究城市景观规划方面的专家也“有话要说”。
西南设计院研究城市景观规划的高级工程师庄裕光认为,城市道路景观综合整治应该与城市原生态环境相协调,树木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象征,保留是重要前提。庄裕光说,一座城市应该为拥有这样的树木感到自豪,应该尽可能保护好。
研究城市园林和绿化景观的成都市园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郭力夫认为,树木移栽需要谨慎对待,“当然,城市里多一些乔木最好不过了,大树生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道路景观综合整治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大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