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7日消息:四川首份森林碳汇贸易协议昨日签订,北川青川平武等5县的森林碳汇将由一香港公司代理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昨日,低碳亚洲公司与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签订碳汇项目减排量贸易协议,拿下四川首个森林碳汇项目的代理销售权。这是四川第一份森林碳汇贸易协议。日前,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在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CDM-EB)”成功注册。理县、茂县、北川、青川、平武5个县退化土地上种植的碳汇林,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卖“空气”了!
空气卖到国际市场?
很多林业局的人都不懂
在北川县青片乡、小坝乡,一片片荒了10多年的山坡,这两三年都披上了绿装。北川县林业局造林股副股长薛天贵说,以前很多山坡没有明确的业主,想种树也种不起来。后来通过政府协调,山有了主,但是如果植树没有效益,没有足够资金,村民的植树积极性还高不起来。
在四川省林业厅组织,国家林业局、保护国际、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支持下,四川省首个森林碳汇项目———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启动。大渡河造林局作为经营实体,与理县、青川、茂县、北川和平武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发。
北川县规划种植3000亩碳汇林,目前完成了2000多亩。薛天贵说,为了提高村民的造林积极性,北川选择了以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厚朴为主要树种。10多年后,厚朴可以剥皮,可以卖钱。同时,树林还可以卖“空气”,又是一笔收入。但对卖“空气”,村民的理解还不尽相同,开始大家都不懂,包括林业局的很多人都不懂,随着宣传的推进,一些人逐渐明白一点,但大家都还没有看到“实在”的收益,认为还只是未来的设想,口头的承诺。
因为地震造成交通不便,北川还有大约800亩碳汇林还没栽。个别垮了的山坡,已不具备造林条件。薛天贵说,今后还将补栽。“空气”卖出去后,村民将“分红”。
20年“吸碳”46万吨
价值约300万美元
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目前全球只有10多个在国际上获认可的森林碳汇项目。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不仅是中国第二个、四川第一个成功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还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注册的基于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CDM-AR)项目。
该项目从2004年就着手准备,于2005年启动,2008年4月由联合国授权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DOE)认证,2008年9月通过国家主管机构(DNA)审查,同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本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并授权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作为中方的实施机构实施项目活动。
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要在理县、茂县、北川、青川、平武5个县的21个乡镇28个村境内的部分退化土地上建立多功能人工林2251.8公顷。该项目的森林碳汇计入期为20年,可更新两次,共计60年。在第一个计入期20年(2007~2026年),可吸收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年均23030吨。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按照目前国际上6~7美元一吨的价格估算,价值约300万美元。
四川签订
第一份森林碳汇贸易协议
昨日,低碳亚洲公司与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签订碳汇项目减排量贸易协议,四川首批大约5万吨森林碳汇,将在2012年通过国际认证,届时有望实现销售。香港低碳亚洲公司执行董事梁咏雩女士介绍说,该公司担任销售角色,将向全球顾客推介四川碳汇项目。该公司面向全球提供碳服务,他们看中四川碳汇项目处在岷山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带,保护了大熊猫栖息地,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还可增加当地村民收入,附加值高。
省林业厅厅长王平表示,这次碳汇贸易协议的正式签订,标志着四川森林碳汇贸易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通过实施碳汇项目和参与国际碳汇市场的交易活动,四川林业建设融入到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中,有助于推进全社会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有偿化的理解。四川是世界重要的天然碳库,还将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林业碳汇项目。据悉,四川还酝酿今后跟国际上有减排需求的公司双边合作碳汇造林。
什么是碳交易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减排措施。发达国家及企业减排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发展中国家只需要较少的资金或技术就可以达到比较大的减排量。发达国家通过资金或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来抵消其的减排量,这便是碳交易。
根据规定,允许每个国家每年排放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或类似气体,随后政府为各自境内的污染户分发排放“配额”,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买卖这种配额,也就是碳减排量。通过这种碳交易体系,如果某家企业的排放量超出获得的配额,就必须通过“碳交易所”从配额没有用完的“较清洁”企业手中购买额外配额。
推荐阅读: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