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四川省:成都市八月雨多 遭疑染“雨岛效应”
市场动态

四川省:成都市八月雨多 遭疑染“雨岛效应”

来源: 成都商报 作者: 日期: 2005/9/12 9:01:24

    浙江园林网9月12日消息: 根据统计,成都今年8月份降水日数比往年偏多2~6天,几乎是3天两场雨,有人怀疑这是“雨岛效应”所致。记者昨从省市气象专家处了解到,相关部门已着手对“雨岛效应”这种新气象进行研究。 

    什么是“雨岛效应”

    特征为城市局部降雨增加 

    昨日,四川省气象局气候中心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雨岛效应”是一个气象新名词,随着城市发展应运而生,多出现在高楼林立、人口稠密的特大中心城市。其显著特征是城市局部降雨量明显增加,降雨次数比城市化前增加10%到20%,而包括郊区等周边地区降雨则相对稳定,暴雨和冰雹的次数也会相应增加,是一种“大城市病”。 

    “雨岛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呢?专家解释称,大城市高楼林立,空气循环不畅,加之盛夏时节,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大城市大气环流较弱,由于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发展,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大核(如硝酸盐)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同时城市的下垫面粗糙度大使其降水雨系减慢,延长城区降水时间。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就会形成‘雨岛效应’。” 

    美国方面的研究证实,大城市及其下风向“雨岛效应”明显。由于“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 

    成都解题

    是否是“雨岛”尚需监测 

    根据统计数据,8月1日至28日,成都全市各区(市)县累计雨量为173.6~362.2毫米,除都江堰、新都、龙泉驿区接近常年外,其余偏多1~5成;月内降水日数偏多,各区(市)县降水日数达到17~23天,比历年8月平均降水日数(13~17天)偏多2~6天;月内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9~13天。 

    专家表示,成都8月的降雨量跟多年平均水平比较,确实高出了不少。但多雨、城东的暴雨天气是否都是“雨岛效应”,专家表示,目前还需要建立一个大而密的气象监测网络,进行多年降雨横纵向对比、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近年来,成都正在着力构建监测点网络,目前已有51个6要素观测点,市区就有9个。”昨日,市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成都已经着手对“雨岛效应”这种新气象现象进行研究。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