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8月25日消息: 近日,射洪硅化木地质公园顺利通过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同时,因其巨大的科研和科普价值得到中国古生物学会的认可,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专家指出,射洪硅化木化石群是目前西南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较好的大规模硅化木化石资源产地,在植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古气候研究、古环境研究及科学普及、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
据初步勘察,这一硅化木化石群大概形成于一亿五千万年前的晚侏罗纪。据推算,该地区当时为内陆湖盆,气候干燥炎热,湖岸长满巨大的松柏类裸子植物,有食草恐龙在这一地区活动。由于大陆板块运动或洪水、泥石流等原因,大量的树木和动物尸骨被搬运到较低的地方,逐渐被泥沙深埋于地下;亿万年来,在缺氧的环境下,丰富的地下水将植物中的有机质逐渐带走,水中的硅、钙等矿物质逐渐填充进来,形成了硅化木化石群。后由于地壳抬升和风化剥蚀,硅化木露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