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3日消息:9月10日,在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三邑园林里,几位花农一边摆弄着手中的活路,一边和记者攀谈。他们个个看起来技术娴熟,一根棕丝在他们手中来回穿梭,枝干杂乱的银杏桩尖,顿时变得层次分明。“在‘温江花工’培训班‘镀金’后,技艺水平大有长进。”花农们自豪地说,“现在在外面做绿化、园林工程,一听说我们是从成都温江来的,都会竖起大拇指。”
进“摇篮”
花农技术更到位
“温江花工”培训班是温江花农提高技术的一个“摇篮”。
花木种植属温江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全区花木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从事花木种植的花农达25000户、55000人左右,温江花木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温江区着力打造中国“花木之乡”,建设中国最大的花木种植和销售基地。但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庞大的行业群体内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数花农都是凭经验吃饭。因此,如何提高花农种植技能、技艺水平就显得异常迫切。去年以来,该区依托温江农校等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免费为花农举办“温江花工”培训班。截至目前,已举办了21期,培训花农7300余人。
“以前也想过学园艺,那些高额的培训费哪里花得起。这两年,区就业局免费培训我们,所以每期都场场爆满。”家住和盛镇杜桥村的陈国云说。陈国云不但是金怀园林和新天成园林两家公司的管理人员,而且自家也有十来亩园子,能胜任如此繁忙的工作,得益于他先后参加过两期花工培训班,“川农大的园艺教授亲自来授课。听了老师的讲课,无论是种植技能上,还是园林管理业务上都学到很多。拿我来说,现在对盆景造型技术的把握越来越准确,园艺作品创意效果更佳。以前处理出来卖500元的银杏桩头,现在可以卖上千元了”。
“政府买单提供培训机会,培训出的人才再输送到区内各大种植大户,花木行业内从大户到工人,所有人都是受益者。”陈国云坦言道。
学技术
外地人温江拜师
外地人仍然能来温江参加花工培训,张泸先就是受益人之一。张泸先是从都江堰前来参加培训的花工,“听说温江有花工培训班,我就急急地赶来了。盆景制作有太多学问,不但需要理论,也需要像三邑园林一样的高质量园林作为学习基地,在这里我开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张泸先所说的三邑园林,是温江区“十个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之一,为了让前来实习的花农学好知识,开阔视野,其间陈列了中国各派名贵盆景,而这些杰作均出自于温江花工之手。
据该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一些想来参加培训的外地人只需到人力资源市场或各级劳动保障所办理求职证明,就可免费参加培训班了。
获证书
温江花工身价翻番
针对温江花农对园艺技术掌握程度不同,区就业局采取分级培训方式,对不同技能基础的花农进行初级、中级、高级不同等级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满足花农的需求。同时,对花工技师等级的评定也分初级、中级和高级。
花工焉长久从事盆景制作、园林设计十多年,去年他参加“温江花工”培训班培训后,经考核被评定为园林绿化工程高级技术人员。前不久,一位海南房地产开发商高薪聘请焉师傅前去设计楼盘的屋顶花园。焉师傅笑着告诉记者:“在他们眼中,通过参加花工培训,拿了技师等级证书,才真正算业内人士,以前只是门外汉。”
“有了花工技师等级证书,名气也大了,工钱都涨了不少,普通花工以前每天挣50元,现在涨到80元一天了。”焉长久告诉记者。
目前,参加过区就业局组织的花工培训班的花农中,已经有488人拿到温江区颁发的园林绿化工程初级技术人员证书,475人获中级技术员证书,5人获高级技术员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