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3日消息:一株草可卖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在今年桐柏山周围的几个“兰花节”上,这个神话再次得到了验证。知情人说,国内许多兰花协会都有大量“炒兰人”加入,他们以专家的面貌频频公开宣扬兰花的投资价值,他们不是在保护兰花,而是利用兰花在牟利。
“兰博会”上的天价兰花
尽管对天价兰花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伴随着兰花价格的飞涨,“兰花经济”不断升温,有不少人因经营兰花而一夜暴富。
从3月初到4月底,天价兰花把“花迷”们炒得晕头转向。
第十七届中国(武汉)兰花博览会在武汉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000多名兰商带来了4000多盆精品兰花,频频爆出天价。
开展首日,一盆名为“桃园三结义”的兰花就以130万元的高价被武汉一位企业主买走。来自四川省的一名兰商参展的三星蝶兰花开价为60万元。获得本次展会特别金奖及金奖的兰花,株株身价不菲——特别金奖兰花每苗售价约15万元,金奖每苗3万元至5万元。“小小一株草,抵得上一栋豪宅了。”许多看展的市民纷纷感叹。
尽管对天价兰花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伴随着兰花价格的飞涨,“兰花经济”不断升温,有不少人因经营兰花而一夜暴富。据一些兰花经销商透露,现在的兰花大户均是千万元以上的身价。
今年4月,在中国·桐柏第三届蕙兰博览交易会上,天价兰花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金牌兰花“淮源绿梅”是交易会上选出的蕙兰类兰花中的精品,共有8苗,花瓣色泽嫩绿,花瓣上没有杂色。
抢购金牌兰花“淮源绿梅”的两名兰商,是来自湖北省的杨先生和来自四川省的毛先生,毛先生曾在第一届淮源蕙兰博览交易会上出价60万余元购买过一盆兰花精品,这次来桐柏县又看中了金牌兰花“淮源绿梅”,当即出价每苗12万元,共96万元。但是,来自湖北省的杨先生也看中了这盆花,每苗16万元、共128万元的价格令毛先生遗憾放弃。
4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随州(万和)兰花节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万和镇举办。
随州是我国著名的兰花主产区,而万和镇地处桐柏山脉,是随州最主要的兰花生产、交易中心。本次兰花节特意选择在产地举办,使人们能有机会亲身体验当地遍布的野生兰花资源。全区21个镇均有兰花分布,品种达120余种,兰草数量在1.8亿株以上,其中梅瓣、荷瓣、春兰红花等21个珍稀品种就有15.2万株,兰草年贸易额近亿元。在两天时间里,兰花交易额突破了5000万元,其中最贵的一盆5苗兰花卖到了93万元。场外自由交易区每苗最高卖到了13万元,每苗价格在1万元到10万元的兰花交易量也很大。据了解,一些兰草培植大户从此次兰花交易中获得了数十万元的利润,还有一些兰花大户待价而沽,只参展,不出售。
其实,天价兰花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的浙江省兰花博览会上,一盆养了6年的兰花叫出了104万元的高价,而当初兰花的主人是用200元买来的,6年间身价暴涨了5200倍;2006年初,“盛世牡丹”以单株15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4天涨价110万元的奇迹;在同一年的贵州兰博会上,一苗极品“天逸荷”的成交价达到了1100万元。如此高的价位,还有人认为卖低了,因为今年初这苗兰花的姊妹株已经标价2000万元。
几百元、上万元、几十万元、上千万元……很难想像,一苗兰花可以在一两年内经历如此悬殊的价格轨迹。到今天,“炒兰”热更是居高不下。
“兰商”揭开天价内幕
政府保护和“炒兰人”牟利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面对市场,政府是否可以传递“天价兰花不是真的稀有”的信号,从而为天价兰花的疯狂炒作降温。
兰花的天价,都是炒出来的。
3年前,王先生还在开诊所。当年,他一次性投资了300多万元用于购兰、养兰,不出两年时间,他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赚了满园的兰草。他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笔生意——2004年,他从河南省桐柏县花20万元买了一苗兰草。一年零4个月后,这苗兰草发成了5苗。如今,他卖了5苗后,现在手里还有5苗,赢利已达百万元以上。
去年4月,一名兰商从李先生手里以70万元一苗的价格购买此兰,如今发了6苗,其售价已经飙升至80万元一苗。
实际上,这些并不算是大买卖,兰界传出的神话是——南阳某兰商,依靠买卖名贵品种一年赚了8000万元;而拥有“桃园三结义”的主人宋先生,其所领导的兰花团体去年的业绩也达到了2000万元。“兰花大户,均是千万元以上的身价。”一名兰商悄悄地告诉记者。
一名拥有1000余盆兰花的商人不肯透露其兰花价值,但是他称“很值钱”。他还透露:“和我一起的一名商人,曾因透露兰花总价而招致歹徒入室抢劫。”
桐柏兰商徐先生拥有500余盆兰花,他透露,其家中150平方米的兰室安装了监控防盗系统,24小时都有人值班。
“兰花,本身就是‘绿色股票’,不炒怎么能起来?”这名兰商告诉记者,一些拥有名贵品种的大户抓住兰草不肯外传,以继续抬升其身价。或者,同一地区的兰商,互相哄抬彼此的兰花身价,以给外界造成热销的假象。
一株兰花,其价值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以万元计甚至以十万元、几十万元计的,当兰花价格高到如此离谱程度的时候,兰花早已从原来意义上的农产品蜕变成了一种投机工具,与楼市、股市中的投机行为无二。
这名兰商说,静下心来细想,这兰花就是个草本兰科植物,一株可以发两株、两株可以发四株,遇到好的年头,再碰上个精于养殖的行家里手,一年之中可以翻几番,单价还不见往下掉,其间利润何止百分之百!掐指一算,就算是目前最暴利的房地产行业恐怕也只有自惭形秽的份儿了。
相当数量的政府官员也是所谓的兰花爱好者,不仅拥有市值巨大的兰花,而且直接利用了其手中的权力,表面上看是由政府支持的,各地“兰花协会”出面频频举办兰花展,今年上半年在甲地、下半年在乙地……对兰花的炒作进行推波助澜。炒作的结果是,每年都有来自“民间”的奇花异草获得各种奖项。大概是为了避嫌吧,还没有听说过某某在职或离职的政府官员直接得奖的。毋庸置疑的是,所谓“兰花协会”,无不与这些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官员干脆就是协会的会长。有了兰花协会的正式认可,获奖兰花的市值也随之飙升。
听兰界中人讲,某某的兰花值几十万元,某某的又值几百万元。的确,其中有不少人按行话说已是在“以兰养兰”了,明眼人都知道,其价值是建立在新人的狂热追逐之上的。现今的涌入者,你真能肯定不是最后的买单者吗?
国内许多兰花协会都有大量“炒兰人”加入,他们以专家的面貌频频公开宣扬兰花的投资价值,他们不是在保护兰花,而是在利用兰花牟利。
政府保护和“炒兰人”牟利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微妙关系。面对市场,政府是否可以传递“天价兰花不是真的稀有”的信号,从而为天价兰花的疯狂炒作降降温?
天价背后的疯狂采挖
“炒兰热”波及全国,兰花市价一路飙升,挖到一株名贵的野生兰花就能盖两层小楼,这“无本万利”的好事刺激着农民上山疯狂采挖野生兰花。
“一夜暴富”的神话、愈演愈烈的“兰花”经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这一行业。“炒兰热”波及全国,兰花市价一路飙升,挖到一株名贵的野生兰花就能盖两层小楼,这“无本万利”的好事刺激着农民上山疯狂采挖野生兰花。
有报道称,位于桐柏山区的湖北省随州有20多个乡镇4万余人常年从事兰花采集、培育、经营活动,年交易额达5000万元以上。一些驻随州的中外兰花商人见兰就收、论斤购买,或高价请人挖兰。而采兰人则是“地毯式”挖掘、见兰就挖,连残根剩苗都不放过。
近几年来,过度开采使我国许多珍贵的野生兰花品种流落异国他乡,一些春兰和蕙兰品种被国外商家高价买走。而目前,除了少数兰花可以成功繁殖外,大量兰花植物还没有解决繁殖问题。像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在国外已卖到10万美元一株的“杏黄兜兰”,因为其繁殖难题没有解决,现在野外已经很难找到其踪影了。红花素心等一些稀有的野生兰花,由于近几年的乱采滥挖已濒临灭绝。10年前每亩地的山坡可以很容易地采到600多株野生兰花,而现在就算翻遍几座山头也很难采到同样的数目,像红花素心春兰这样的稀有品种更是几年也见不到一株。令人担忧的是,野生兰花价格的上涨使得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加入了采挖兰花的行列。村民由于缺乏辨认兰花品质的知识,只能采取地毯式挖掘、见花就采的方式,这就更加加重了大别山物种资源的破坏。
村民从山上搜挖野生兰花,收购者甚至以每斤2毛钱的价格成吨收购,从中选取极少量的珍奇品种,而绝大部分普通兰花则被弃之一旁,任其腐烂。
河南南阳桐柏山区蕙兰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挖兰花”在当地已成为最热的话题之一,“采花大军”活跃在山区。他们往往采用“地毯式”的挖掘方式,野生兰花厄运难逃,山路上不时可看到面带喜色、手捧兰花匆匆下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