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旧城改造进程中 成都少城遗韵保护急【评】
市场动态

旧城改造进程中 成都少城遗韵保护急【评】

来源: 成都商报 作者:徐琼 陈舸帆 日期: 2005/6/9 10:29:33

    成都商报:有人认为,用仿古建筑替代现有的破败老屋,反而损害了宽窄巷子的原汁原味。老院落将如何改造?
    
    刘伯英:我们将片区内的房屋分成6类,其中属于保护范围的有三类:第一类是有历史内涵、信息建筑保存较好的老建筑,这类基本不动;第二类是有一定损坏的古建筑,将视具体情况进行修缮;第三类是损坏较大的古建筑,年代很难界定其是属于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成立后,要把住户自己改造的、住户自己加上去的东西去掉,按照建筑最初的样子进行复原。第三类建筑坚持“修旧如旧”。也就是说,保持原来的历史沧桑感,而不是简单地推倒重来。至于纯粹新建的院落,虽然用的是新材料,但也要严格按传统格局恢复其历史原貌。
    
    成都商报:你所说的“原来”指什么?恢复古院落以哪个历史时期作参照?
    
    刘伯英:由于历史资料有限,我们只能根据现存的老院落进行推测。宽窄巷子是若干历史阶段的混合体,它由清初开始不断变化,先是一亩地几间房,后来入住的人多了,开始出现厢房、跨院;民国年间又出现砖门楼、小洋楼等。事实上,说是清代民居,只有老围墙才是清初的东西,反而是民国的东西成了当地的特色。
    
    “落架重修”尽量整旧如旧
    
    成都商报:在保护性开发中如何做到“整旧如旧”?
    
    刘伯英:由于整体建筑质量比较差,更因为多是传统的木结构,宽窄巷子的民居年久失修,柱子腐朽,门楼塌斜,因此我们说的“落架重修”,就是更换部分房屋构件,并保证以后使用安全。我们对所有古院落的原状进行了全面、精确的测绘,要保证做到原样恢复。
    
    刘晓健:在做规划的时候,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就是想给大家留下一个真正的宽窄巷子,而不是一个假古董。对每个细节都做了详细的测绘,光是图纸就是500多套。每个门头的砖墙风化程度都一一拍照,而且拿出了保护方案。
    
    成都商报:保留的老建筑比例有多大?
    
    刘晓健:核心区100亩里,新建筑占35%,老院落占50%,道路占了15%。保留下来的应该占到老院落总量的80%。 
     
    记者走访
    
    少城遗韵何处寻

    
    2005年6月8日,成都,空气湿热。
    
    和往常一样,宽巷子的人们重复着悠闲而平淡的生活。下午6时,起风了,天渐渐暗下来,一位老人指着自家的篱笆墙说,要是下雨,水可能就要渗进来。就像老人的一声叹息,宽巷子的呼吸亦已日渐沉重。
    
    这里记录着一段历史。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随之而来,一个个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开始在这里修建。
    
    然而,随着岁月推移,美好的记忆正慢慢褪色。院内一处处搭建犬牙交错;院外破墙开店,盖碗茶座摆上了小巷中央。这还是史志上记载的那条宽巷子么:四合院内池水涟涟,井水清甜。这还是老人们记忆中的那条宽巷子么:此时此地,儿时的鸟语花香何处寻觅?
    
    历时近300年,当年的少城只剩宽窄巷子相依为命。或许正如清华大学刘伯英博士所言,如果任由宽窄巷子自生自灭,不加以保护改造,数年之后,少城余韵将无处可寻。

编辑:七子花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