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四川:从生态修复入手长江上游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
市场动态

四川:从生态修复入手长江上游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王成栋 日期: 2018/1/11 16:22:49
目前,四川省已明确在项目区实施四大重点任务,生态修复工程位列其中,“也是投入最大的工程措施之一。”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相关项目规划将于近期正式下达……“对整个川西北高原的地表生态进行治理修复,遏制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坦言,如要根治,必须先从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入手……

中国园林网1月11日消息:看着东风渠里挖出来的淤泥,龙泉驿大面街道蒲草村的村民张容合感到可惜,“过去黝黑黝黑的,一看就是很肥的土,土也没有现在厚。”1月初,东风渠岁修第一批次工程干渠清淤维护完工,但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却发现,和过去相比,东风渠淘出来的淤泥,变厚了、腐殖质含量低了。

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东风渠,是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大动脉之一,沿途分布着成都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因此,近年来的岁修,东风渠并没有采用整个都江堰灌区常用的“轮番断流”模式,而是在不彻底断流的情况下清淤,“主要是保障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冬春岁修前,东风渠干渠过水量比设计值低20%以上。

“以前不这样。”张容合说,早些年岁修挖出来的淤泥,周边农户抢着拉回去肥田。是什么改变了东风渠的淤泥“质地”?

“问题在渠里,诱因在岸上,这个要看上游。”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分析,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受“5·12”“8·8”两次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影响,岷江上游来水含沙量明显增多,入河泥沙中,富含腐殖质地表熟土大为减少,而黏性较高、肥力较差的深层土增多。其次,上游地区特别是川西北高原的降雨时间和区域分布越来越集中,也加剧了水土流失趋势。第三,东风渠沿线不同程度存在着住户、厂家向渠内乱丢垃圾等。

“对整个川西北高原的地表生态进行治理修复,遏制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坦言,如要根治,必须先从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入手。去年12月,我省召开四川省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推进会,提出到2020年,完成79个县干旱河谷地区贫困村及幸福美丽新村的水利建设任务。

这79个县中,川西北高原地区占四成以上。同时,79个县中有42个为省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另有36个已纳入省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1905万亩。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以往的单纯生态修复措施不同,工程更注重转变修复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除气候因素外,生态恶化主要因素就是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贫困。”统计显示,川西北高原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目前,我省已明确在项目区实施四大重点任务,生态修复工程位列其中,“也是投入最大的工程措施之一。”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相关项目规划将于近期正式下达。

“科学的管护以及科学的岁修维护方案也是配套措施。”东风渠管理处水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会参照环保督查时联合执法机制,研究与灌区受益区政府及水务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探索维护长效合作机制,“现在沿线都已经建立起了河长制,这已经是个很积极的信号。”

推荐阅读:

广西左右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获批10亿元

林业局:建设项目临时占用湿地期满应限期生态修复

北林大专家选出北京地区生态修复适宜树种

故宫汉白玉开采地关停 全面进入生态修复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牡丹花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