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7日消息:古树是城市的档案,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更是文明的传承者。在老街、老建筑减少的情况下,幸存的古树,就是一座城市的根。
“古树”,是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史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具有极其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行走在我省的乡野田间、城市街巷,总能发现生机勃勃的古树名木,它们在众多的树木中极有王者之气。
4月中旬,广元等地最新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结束。数据显示,广元目前共有古树名木78种12018株,涉及22科25种;绵竹有古树名木173株,涉及21科23种;遂宁古树数量没多大变化。统计显示,一些地方古树名木保护,已达到了较好效果。
古树名木保护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省保护现状如何?各地都有些怎样的经验?记者进行了采访。
德阳:250岁银杏的三次生死转折
在德阳市林业局绿化科,记者看到了厚厚的古树名木“户口”。“户口”是分县市区所登记,各县市区将所在区域内的古树名木按科目分类,编上序号,记录了古树名木的具体情况,如树龄、科目、种属、位置、权属等等。据工作人员介绍,挂在古树名木上的标志牌,也记录着同样的内容。
2005年,德阳市林业局对古树名木进行了第二次普查,共有古树名木2000多株,有樟树、柏树、皂荚树、黄连树、银杏树等多种树种。其中。树龄最长的古树有2000多岁。在旌阳区孟家镇仙人桥,就有一棵2215岁的榕树。普查后,德阳对全市的古树名木全部建档挂牌。
德阳二中操场上两个篮球场之间,有一棵250岁的银杏。这棵葱郁的银杏,高15米、胸围4米、树冠直径达12米。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棵银杏是历经三次生死关头,才有如今的繁茂。
19世纪60年代的一个夏夜,雷电交加,一个响雷劈到古银杏树上,立时将一个大枝桠劈焦。幸好响雷未伤到银杏的主干,在人们的悉心照料下,古银杏挺过了第一个生死难关。1994年,学校要修实验室,规划位置就在古银杏所在地盘。此时,有人建议砍掉,有人建议移栽。几经商榷,最后还是修改设计方案,将实验室建到另外的地方。到1996年,学校需要修建运动场。由于校内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狭窄,古银杏再无处可避,人们依旧想出了办法:两个篮球场修在古银杏的东西两侧,环形跑道绕银杏而行。遂宁:
保护古榕树,重金改图纸遂州路是遂宁的标志性大街,就在这条街的遂州路政府街口,为保护6棵古榕树,遂宁人让街陡然转了个大弯。说起这个弯,遂宁人很自豪。为这个弯,他们多投资了1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