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兰花产业与新农村建设 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市场动态

兰花产业与新农村建设 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来源: 三峡传媒网 作者:刘新钊 日期: 2007/4/18 10:44:36
    中国园林网4月18日消息: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繁荣,花卉产业在国民经济及国民生活中愈发彰显出其重要性。兰花作为花卉中一支耀眼的奇葩,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由“王朝梁上燕”落户到了“寻常百姓家”,并逐步形成了兰花产业。综观兰花茶叶的属性和结构,形成和发展,与农村是密不可分的。它既来源于农村,依赖于农村,又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经济,社会等产生深远影响。

    新农村建设在党和政府“与是俱进”,“创建和谐社会”的大战略下适时提出,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那么,作为兰花人及各级兰花组织,对兰花产业和新农村建设这两个事物应如何认识?对二者之间的关联及有机互动应如何把握?这无疑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点问题。

    这里,笔者就自己的浅见略述一二:

    首先,兰花产业的根基在农村,并要求我们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目前,除开洋兰涌现出了大量的杂交诱变品种外,国兰很少来源与实验室。相应地,国兰绝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广袤无垠的林地。姑且不说几十几百年前的传统品种来源于山野。就是现在,每到莳兰季节,产兰区无数的兰农便穿行于山林,挖来大筐小篓的下山草,然后经过层层筛选,几经转手,兰商兰贩淘出“金”来,再渐次成为市面上流通的中,高档品种,及至品牌兰花,天价兰花等。当然,国兰的发展必将走上科技之路,组培快等。杂交育种,以有成果;诱变育种,转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的应用等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但一方面,上述科技应用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时间段,或许十年二十年,或许三,五十年后方成大流。另一方面,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基因工厂,我们不可能因有了实验室就舍弃大自然。再者,养兰乃养心养性,养兰人的心性师法自然,几千年的中华兰文化更是兰花浸淫于自然中。因此,无论是现状,还是未来发展,兰花产业是离不开自然的,离不开农村的。

    鉴于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野生兰花资源的工作中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在兰农及兰商兰贩中广泛宣传保护资源的重大意义;各级兰花组织实行行业自律,把保护工作放在首位;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惯切落实。(可喜的是,兰科植物已被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二类及二类以上并将于年内开始实施)

    另有抓好保护的源头环节,让产业区广大兰农像保护野生动物一样保护野生兰花资源,兰花产业才能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第二,兰花产业依赖于农村。

    任何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首先具备“量“的因素。我们不可能说几千上万株兰花在市场上流通就形成了兰花产业。就地域而言,城市因场地受限,无论是阳台,还是楼顶,都摆不开种植兰花的大战场。农村土地宽广,植材易得,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具备大面积种兰花的条件。面前,在台湾,湖广,江浙,云贵川,渝等兰业如火如荼的地方,兰花基地都建在农村。很多已形成规模,如成都郫县即有上万株的兰花种植面积。

    中国的兰花产业主要载体是国兰。我们常说的国兰与洋兰的最大区别及优势在于国兰的叶之香之灵。其带状叶刚劲着如剑指长空,婀娜者似杨柳扶风;其香更是醇厚高妙,酥有“王者香“香祖“天下第一香“等美誉。因此,国兰产业除开在国内要走普及化,全民的道路外,要真正全球化,凭“国香”之利器是可以走出国门,走向欧美,走偏世界的。也唯有如此,才能说我们的兰花产业做大做强了。而要达到全球化的目标,仅凭目前的生产基地不异于杯水车薪,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另外,兰花产业中的辅材,如植材,植具等。很多也是取材于农村,中国农村人口占了八亿之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第三,兰花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有作为;兰花产业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意义重大。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把花卉产业,苗木产业乃入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而兰花既是花卉中的高贵品种,也是高档品种,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兰花区,已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兰花产业。他们把兰花定为当地的“市花”,出台一系列的奖励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种植兰花的积极性。旨在让当地农民创收致富,并提升地方形象。应当看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潮流,是“与时俱进”的一种有效行为。事实验证,很多兰农种植兰花其才值与效益是种植农作物的数倍数十倍甚至更高,说明兰花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是大有作为的。

    至于兰花产业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意义。从个例来看,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动人故事:某兰农在某个山上挖到一窝好草,消息一传出,求购者。价格从几十几百元到几千几万元,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一路攀升,从而改变了该兰农及其家人一生的命运。这些鲜活而生动的事例造就了兰花的神秘色彩。业外人士认为是“天方夜谭”,“吹死人不抵命”。作为业界来说,大家熟知的兰花被视为“绿色古董”,“绿色股票”,这类个例也就不足为奇甚至是司空见惯了。

    当然,作为一个产业,根本点还在于其产生的整体推动力和拉力。兰花产业对农村经济来说:种植面积,从业人员,总产值,增收效益等能达到一个什么额度及百分比,这些指标才能从整体上体现兰花产业的作用和地位。

    在农村,一个小阳台,栽上几盆兰花;一个楼顶,种上几十盆;一个庭院,种植几百上千株。栽种得法,50%-100%的发苗率甚至更高,不次于一个小作坊,若有一些上档次的品种草,甚至不亚于一个工厂,一个企业。进一步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路子,出口创汇,让国兰香飘世界,甚必将对农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此外,农村的树皮,谷壳,秸秆,草叶,仙土,火烧土,锆石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建兰花植材厂,粘土等可以用来生产兰盆。这些兰花产业链中的环节都能为农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兰花产业还可带动农村旅游观光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不失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一条好门路。

    第四,兰花产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用重大,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兰花自古以来被誉为“君子之花”、“德人之花”、“空谷佳人”,其人文内涵博大精深,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

    云南某地曾是一个犯罪率很高的地方,贩毒吸毒,走私枪支等甚是猖獗。解放以来,平均每户有一个死刑犯,实属全国之最。自九十年代以来,当地政府贷款给农民种植兰花,逐渐行成了兰花产业。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社会治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打架斗殴,偷抢扒窃的事情也少有发生。

    笔者身边也有不少兰友谈起自己的艺兰之路时,提到种兰花前爱好赌博,与兰花结缘后,自觉弃赌。甚至连睡懒觉的习惯都改变了,清晨起床第一件事便是莳弄爱兰。

    借用孔子名言“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乃与之俱化”,反过来“与兰花交,修德正行,潜移默化,久而自成善人也”。

    兰花提倡人兰合一,和谐社会提倡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二者同义。兰花乃“大善之花”、“包容之花”中央兰花能让人心胸开阔,神清气爽,实在于自身也是受益无穷。

    在新农村建设中,兰花产业发展起来了,种养兰花的人多了,人人效兰,人人若兰,自然是一派清平盛世的景象。自然可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

    最后,提及一点:西南是产兰中心地带,不仅花资源丰富,而且品系繁多。随着养兰队伍的日益壮大,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广大兰花从业者的不懈努力,各级兰花协会的行业指导及辛勤工作。我们坚信,兰花产业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大书特书一笔!(刘新钊/重庆兰花协会副会长)

编辑:木瓜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