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专家学者成都聚焦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市场动态

专家学者成都聚焦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来源: 中新网 作者:徐杨祎 日期: 2016/3/17 10:10:07
长江上游的生态系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但目前已经无法满足和支撑长江沿线经济发展。16日,“坚持绿色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专家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十数位专家学者受邀建言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中国园林网3月17日消息:16日,“坚持绿色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专家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十数位专家学者受邀建言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现在正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建的最佳时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在会上指出,长江上游的生态系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但目前已经无法满足和支撑长江沿线经济发展,“目前的生态保护提升是有一定空间的,这个空间就是科学技术。”

尹伟伦建言,应从调整林地结构、提高造林科学依据、加强森林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如,在造林方面,应将单一树种的人工林转变为混交林,将单一的乔木为主转变为乔灌草复层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光能作用的效应。在“绿”起来后,要马上建立林地经营管理方案,确定哪些林下经济的产业可发展、哪些资源可以用。此外,还需要形成林地更新方案。“人要一代代的演替,自然系统也要一代代的演替。”尹伟伦说,当人和自然的演替同步后,就能实现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支撑人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表示,四川省的情况千差万别,生态保护必须因地制宜。比如,川西北高原很多地方都不适宜造林,就应大力发展草场。

王小刚还认为,生态保护不能仅靠民众的觉悟,而应既有觉悟又有利益导向。“在保护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经济,打通青山绿水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通道。”王小刚举例说,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让普通人既看到长远利益又能感受到当前收益。

据四川省林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四川全省完成营造林5000万亩,增加森林面积920万亩。其中仅2015年,就批建省级湿地公园7个,新增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6处。四川省还持续加强防沙治沙,巩固和治理沙化土地42.1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504平方公里,恢复芦山震损林42.4万亩、大熊猫栖息地19.2万亩。

推荐阅读:

民建中央: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四川:研讨全面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重庆:江津区长江两岸建起5万亩绿化带

委员代表邵鸿:从三个方面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来源:中新网)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