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日消息:近年来,西充县围绕“生态经济强县” 战略目标,坚持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将兴林与富民有机结合,重点培植起特色林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三大产业,实现了大地增绿、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多赢目标,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示范县”等殊荣。目前,该县林地面积64万亩,森林覆盖率45%,林业总产值达13亿元。
特色林业 林农增收
特色经济林开发是林业发展项目中的标准配置,也是实现生态发展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西充县特色经济林发展突出桃、柑橘、枇杷、竹、沙枣等区域特色,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原来,我家种苞谷、红薯、小麦,现在改种了3亩银杏,每年收入有1万多元。”6月29日,西充县仙林镇黄楝坪村杨春云喜笑颜开地说,种植传统农作物,劳动强度大。而种植银杏,只需要除草、施肥、采叶,轻松多了,收入也更高。
在仙林镇,像杨春云一样发展银杏产业的村民有很多。“全镇种植银杏的农民有163户。其中最大的一户种了12亩。”该镇党委书记黄坤说,“种植银杏,只需要在几个关键阶段加强管理,妇女、老人都能照管,一个劳动力就能照管一大片。”
仙林镇农民种植银杏增加了收入,这只是该县发展林业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一个缩影。在发展银杏的同时,该县还发展了其他珍稀林木,如桢楠、桂花、香樟等特色经济林3万余亩。
在发展特色经济林的同时,该县也将特色经果林作为发展林业产业的重点。在古楼镇、太平镇、李桥乡等乡镇大力发展香桃产业,全县香桃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年产值3亿元。在凤和、仁和等乡镇发展脐橙5万亩,年产值5亿元,形成“东桃西橙”格局。
在稳定优化充国香桃、西凤脐橙、常林枇杷等传统优势果品基地的基础上,该县建设了麻竹、核桃、沙枣等一批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特色经济林基地。目前,该县林业产业借助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国家林业科技推广等项目,新发展特色林业3万亩、特色林业基地4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