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小黄花茶:植物界的大熊猫 有‘茶花皇后’的美誉
市场动态

小黄花茶:植物界的大熊猫 有‘茶花皇后’的美誉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张路延 刘秋凤 日期: 2014/5/4 9:44:12
“小黄花茶是中国特殊保护物种,也是濒危古老植物”,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秦卫华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它非常稀少,除了贵州赤水有少量分布外,这还是第一次在其他区域发现”……

植物大战的“物竞天择”

小黄花茶和大熊猫很像。“可以把它称作是植物界的大熊猫,但其实不只是小黄花茶、大熊猫,所有珍稀濒危的古老生物物种都有共通之处”,秦卫华说道。

虽然同期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孑遗至今,但仍躲不开日渐稀少的困境,秦卫华说,“适应性差是古老物种的通病”。

和分布狭窄的大熊猫一样,小黄花茶也有自己独有的生活环境,“你看贵州赤水和四川长宁,自然环境是很相似的,它的温度和湿度都是一定的,小黄花茶的生长,对这些因素有比较恒定的需求,达到了,才可能生长。”

同时,这些地方还有一个共性,就是“人为干扰因素小”。无论是贵州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还是四川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是人为干扰少,自然环境较为原始的地区。“自然环境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所以小黄花茶才能一直存活下去。”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对植物来说也是一个道理”,秦卫华介绍,“水、土壤,这些生长的养分,都是植物竞争的因素,如何才能争抢成功,存活的更多,拼的就是适应性”。

他拿加拿大的一种植物“一枝黄花”举例,“这是一种外来物种,繁殖性极强、生态适应性广阔,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他植物死亡。”

但许多古老生物物种,在岁月的变迁中,进化力并没有相应的提高,所以濒临灭绝,或者已经消亡在时代的遗迹中。

小黄花茶的5大“生存陷阱”

小黄花茶为何难以存活?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刘清炳等人,对此做了详细的研究。它的5大“敌人”可用各有千秋形容,首当其冲的就是爱偷茶果吃的老鼠。

香喷喷的茶果

刘清炳说,小黄花茶从开花挂果至种子成熟时间为1年,上年10月份开花,次年10月份种子成熟。“一个果实内多为一粒种子,少数为二粒。小黄花茶茶籽挂果期长,油质香、味道美,是野生鼠类动物最喜欢吃的食物。”

香喷喷的小黄花茶茶果,在尚未成熟时,会被松鼠取食;完全成熟后掉下地,又多被老鼠吃掉,能够侥幸留下来发芽并长出幼苗的种子相对较少。

刘清炳等人说,“目前,小黄花茶保护点内绝大部分山地及少量农田都退耕还竹了,山荒鼠多,鼠类动物过去主要还是吃农民地里种的粮食,现在地里粮食少了,其觅食小黄花茶种子的几率更大了。”

农民手中的刀把

不仅茶果被鼠类觊觎,小黄花茶茶树也难躲一劫。

刘清炳说,“小黄花茶枝干的材质坚硬、细致、光滑,刚性和柔性都好,是做锄把、刀把的上好木料,过去农民在选用农具木把时,常将小黄花茶砍伐使用,对中龄小黄花茶破坏较大。”

即便没有被做成农具,生长在楠竹林下的小黄花茶,“过去农民在进行楠竹抚育、采伐或挖冬笋时,常以影响作业而将其砍掉”。同时,小黄花茶还是优质柴火,过去农民也将其当柴火使用,珍稀的小黄花茶,一把火就香消玉殒了。

藤蔓成“克星”

在树家族中,小黄花茶算不上“高个儿”。

刘清炳介绍,小黄花茶树形矮小,高多在2~4m间。“小黄花茶的分布区域,也正是藤蔓植物生长繁盛的区域。”

多种藤蔓植物依托小黄花茶攀沿而上,小黄花茶处于藤蔓植物包围之中,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中幼树龄的小黄花茶被藤蔓植物包围后,多数干枯致死,少数尚存的也弯腰驼背。高大的成年树被藤蔓植物包围后,长势变差,出现干枯枝。”

刘清炳说,凡是被藤蔓植物所包围的小黄花茶,几乎未见开花挂果。所以,藤蔓植物是小黄花茶正常生长繁衍的最大克星。

生长在悬崖边

如果说上述三者都是“他祸”,这就是“自戕”。

刘清炳说,小黄花茶多生长在溪边或山崖上。“生长在溪边的小黄花茶,较易开花挂果,但种子成熟掉下后却极易被溪水冲走,只有掉在石缝中的,具备生长条件的种子才得以发芽生长。”

生长在山崖上的小黄花茶,光照强度弱,开花挂果率较低。同时,山崖是鼠类动物活动频繁之地,种子成熟后损失大,“少数种子掉下来虽未被鼠类觅食,但常因缺乏发芽条件能长出小苗的几率实在不大。”

可怕的“鬼帚病”

最可怕的是,小黄花茶还会生病。

刘清炳介绍,经调查,小黄花茶的主要病害为“鬼帚病”。“它使小黄花茶的枝叶末端形成一簇扫帚状的枝条,最后枝条干枯;另外,坏损外担菌寄生于小黄花茶的枝叶上,使嫩枝、嫩梢肥大,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除了爱偷吃茶果的鼠类,蚜虫也是小黄花茶的天敌,“它们吸食小黄花茶嫩叶汁液,严重影响小黄花茶叶片生长。”

他说,凡是遭受病虫危害的小黄花茶树,几乎都不开花挂果,且被害枝干逐步干枯,如不治理,最后全株死亡。

推荐阅读:

福建:厦门山茶树开出三色花 或嫁接或芽变所致

广西:西林县古障镇 千亩茶树成了“摇钱树”

湖北:通城油茶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宜宾县古柏乡茶树“怀里”长着黄桷树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三叶草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