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推行“三大模式”
市场动态

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推行“三大模式”

来源: 国家林业局 作者: 日期: 2013/11/4 10:35:53
一是“林+竹”模式。全县退耕还林已累计发展麻竹、撑绿竹、杉木等林竹20多万亩。栽植的各类竹子均已投产见效,每亩年产竹材2吨左右,笋用竹(苦竹)笋子每亩产量达500斤……

中国园林网11月4日消息:一是“林+竹”模式。全县退耕还林已累计发展麻竹、撑绿竹、杉木等林竹20多万亩。栽植的各类竹子均已投产见效,每亩年产竹材2吨左右,笋用竹(苦竹)笋子每亩产量达500斤,每亩年收入近1000元;栽植的杉木、柳杉、桦木等陆续进入间伐期,收入将进一步提高。

二是“林+草”、“竹+草”模式。坝区和浅丘区在退耕还林地林下种植多年生黑麦草和牛鞭草,退耕农户配套养殖奶牛。每亩可产青饲料2000-3000公斤,每2亩退耕还林地生产的青草可养一头奶牛,每头奶牛年纯收入可达4000~5000元。全县采用该模式造林5万亩,促进了以阳坪乳业为龙头的洪雅奶业发展。

三是“林+茶”模式。在全县适宜种茶的地区采用“巨桉+茶树”混交方式,造林4.5万亩。种茶2~3年即可见效,投产后,退耕农户每亩每年茶叶收入可达1000至3000元;巨桉每5~8年可采伐一次,每亩产木材约3立方米,可增加收入1500元。充足的原料促进了龙头企业道泉茶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县亿元企业之一。

推荐阅读:

陕西:宝塔区“五个到位”快速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

云南昌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河南:新郑市完成退耕还林9.11万亩

河南新郑:退耕还林完成9万余亩

(来源:国家林业局)

编辑:珊瑚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