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2日消息: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院士就芦山地震相关情况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周院士认为,芦山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危害较大;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存在关联性,但暂不能确定二者是否直接相关,在断裂的范围、长度和空间上都比汶川地震小;灾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较差,以致在多次地震中村民伤亡较重,因此要加强对农村房屋抗震性的关注。
属于浅源地震,危害较大
南方日报:您怎么看这次芦山地震?
周福霖:它属于龙门山断层地震活动的构造地震,这次级别比较大,但是在山区芦山,人口不多,也不是很密集,所以,死亡人数可能没有汶川多。这次震源比较浅,震源深度为13千米,属于浅源地震,我们国家发生的地震都是比较浅的,大多是浅源地震。一般情况下,震源越浅,危害越大。
南方日报:这次地震的持续时间怎么样?
周福霖:确切的持续时间还没有掌握。一般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因为同样级别的地震持续时间很长的话,能量就特别大。地震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因此,水电、交通等设施一旦遭到破坏,需要及时抢修,灾区污染、卫生状况也需要引起注意。
余震频繁,尽量留在抗震棚
南方日报:这次余震频繁,您怎么看?
周福霖:一个地震爆发之后,会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主余震型,就是一个主震之后,有好多小的余震;第二种就是双震型,就是一个地震之后,爆发一个同样级别的地震;还有一种叫作多震型,就是一个地震爆发之后,爆发好几个大小相当的地震。现在我们希望它是主余震型,但是仅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还不能断定它是什么类型,主余震型的可能概率较大,但仍不宜太早下肯定结论,仍要提高警惕性!
南方日报:余震大约会持续多久?
周福霖:持续几十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是有可能的。
南方日报: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对当地居民有什么建议?
周福霖:当地村民要警惕,要待在抗震棚里面,接下来灾情怎么发展,谁都不能预料。所以,比较好的就是提高警惕。暂时不要在危险的房屋里面。待在比较好的房屋,不要待在抗震性能差的房里面。
就目前而言,对于准确预测地震,世界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因为现在对地震断层的活动以及能量的多少,怎么样的爆发机制,我们现在都搞不清楚,所以,硬要说接下来有没有大地震,是非常不科学的。
与汶川地震相比有三大不同
南方日报: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有没有关系?
周福霖:这次地震跟汶川地震有关联性,跟龙门山地震带是有关系的,因为龙门山断层有一部分原来是比较稳定的,自从汶川地震之后,龙门山断层就更加活跃了。
南方日报:芦山地震跟汶川地震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周福霖:相同点就是它们都在龙门山断层,都是龙门山断层的活动。不同点方面,第一就是这次的级别比汶川地震低。汶川地震达到8级,这次是7级。第二就是波及的人口比较少一点,两者的震源深度都差不多是13公里左右。第三个不同点就是,汶川地震时是从汶川向北发展,不是一个点,是整条长线,这次是向西南发展,未长线大面积发展,这次地震在断裂的范围、长度和空间上都比汶川地震小,所以,房屋的倒塌也没有汶川地震那么严重。但是,农村房屋的倒塌肯定是少不了的,因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是比较差的。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