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成都: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
市场动态

成都: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

来源: 成都日报 作者: 日期: 2013/1/5 10:50:06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所在地生态环境的需求,则一定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幸福基础。对于最美幸福城市来说,成都提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建设“宜人成都”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落脚点,通过规划和立法有效保护全市的山、水、田、林等生态本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生态宜居城市……

中国园林网1月5日消息:【党的十八大报告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所在地生态环境的需求,则一定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幸福基础。对于最美幸福城市来说,成都提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建设“宜人成都”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落脚点,通过规划和立法有效保护全市的山、水、田、林等生态本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生态宜居城市。

成都是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被誉为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并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分别授予“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不仅如此,青白江区还获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将在国家、省、市支持下打造老工业基地生态转型样板区。作为成都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80公里环城生态区建设将构建“六湖八区”生态湖泊水系,力争用几年时间打造规模宏大的大都市湿地景观,为中心城区提供“绿肺”。

两千多年前,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治水,兴建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创“天府之国”;两千多年后,成都启动城区最大规模生态区建设,打牢宜人成都的生态本底。

而今,一幅幸福蓝图正徐徐展开。

【成都样本】

得天独厚

宜人成都底蕴十足

群山环抱,水系发达,森林茂密,鱼鸟成群,以“天府之国”著称的成都,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这也是建设宜人成都的生态基础。

从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在成都,拥有648万亩林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126座,孕育发源的河流有13条,境内相对高差达4977米,巨大的垂直高差带来气候的垂直差异,形成了丰富的生物物种,是海拔高差最大、离珍稀动物最近、拥有原始无人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会城市。同时,我市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达1.65万公顷,中心城区屋顶绿化达260多万平方米。

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一个个响亮的定语,勾勒出了一个底蕴十足的宜人成都模样。

未雨绸缪

为成都戴条“绿项链”

当前,作为成都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规划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到2017年,生态湖泊、水生作物区、河湖水系联通就将全部形成,成都将打造出一个85公里长,包含“六湖八区”的城市生态湖泊水系环城生态区,届时,生态区内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将由现在的7%提升到21%。

“八十公里环城绿廊”不仅将为成都戴上一条“绿色翡翠项链”,还将给子孙后代留下受用无穷的福祉。

“环城生态湖泊水系的打造,具有治水兴城的划时代历史意义,为成都市民提供生态休闲场所,为城市提供更充足的绿肺空间。”据市环城生态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世界各地,水资源问题逐渐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在成都,如果按照现在的城市规划发展下去、而不做任何生态补充的话,到2020年,成都就会出现严峻的水资源难题。

推荐阅读:

四川:生态富足新农村 生态宜居东大门

山东:嘉祥县加快生态建设打造济宁生态宜居西花园

河北:冀州市打造生态宜居北方湖城

内蒙古:东河区多元文化建生态宜居城

编辑:郁金香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