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建设美丽幸福攀枝花
市场动态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建设美丽幸福攀枝花

来源: 互联网 作者:杨和平 日期: 2013/1/5 10:42:4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如何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建设美丽幸福攀枝花?就此,记者专访了市林业局局长杨礼文。

中国园林网1月5日消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如何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建设美丽幸福攀枝花?就此,记者专访了市林业局局长杨礼文。

记者:生态产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什么地位?当前我市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杨礼文: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生态产品又称绿色产品,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美丽的森林、可爱的动物、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等。

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以恢复干热河谷植被为重点,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防护体系,认真组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市区视野区生态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尤其是2010年以来,全面启动了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市485.2万亩森林得到有效管护,城市人居环境和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同时,攀枝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是全省造林难度最大的地区和国家一级森林火险区,存在造林成果保护尤其困难,生态系统还较为脆弱等问题。目前全市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与城市的发展相比还较为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相比还较为滞后,与建设美丽幸福攀枝花还有一定距离。

记者:面对差距,林业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为推进攀枝花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

杨礼文:一是以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优化生态环境。整合生态建设资源,深入实施天保二期工程,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施阳光花城景观建设、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矿山迹地植被恢复、山地森林保育、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7项工程,形成以城区及近郊绿化美化为重点,道路和河流绿色通道为廊道,城市远郊国土绿化为屏障的森林生态网络,使森林综合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明显优化,构筑资源丰富、布局合理、优质高效、文化繁荣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屏障,促进市区、近郊、远郊绿化“三位一体”。

推荐阅读:

广东: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幸福美丽农垦

环保行业:美丽中国催生环保新机遇

湖南:全民植绿 绿色装扮“美丽涟源”

甘肃天祝大力实施生态建设构建美丽家园

(来源:互联网)

编辑:小白杨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