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色彩 水天共染 铺墨生态画卷
坚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彭州展开“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善于创新”的积极探索,寻求一条彭州生态发展的独特道路,举全市之力,共建美丽彭州。
在我们眼前,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色彩明丽绚烂。彭州,因多姿的色彩,愈加美丽。
色彩,首先将绿色赋予大地。
把绿色变成银行,把绿色变成发展。彭州抓住城市绿化修编机遇,按照中等园林城市要求,全面实施“森林城市”工程建设。形成了以广场绿化、节点绿化、城市道路绿化为主的城市绿道,形成了园林城市与绿色森林相互映衬的“绿色空间”,森林覆盖率43.82%,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7平方米,集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062平方米。目前,彭州建成生态优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民集中居住区459个,建设公路900余公里,其中,生态绿道37.5公里;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生态村3个、成都市级生态村236个、成都市级生态家园211个、省级生态小区5个、成都市级生态小区6个以及彭州市级生态家园7520个,城市化水平达36.83%。
走在绿色大地,猕猴桃、蔬菜、川芎一望无尽……彭州,“绿色生态之都”已初具雏形,一张绿色名片更响更靓。
色彩,将碧色投向彭州水系。
彭州市先后投入6197万元用于水环境治理,并强化对出境断面水质的监测,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出境断面水质一年比一年好转,2012年已实现前11个月全面达标,未被成都市扣缴资金。
元在农村实施饮用水安全工程,确保了饮用水水质100%达标;同时,彭州建设第二污水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4.5万吨,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8个,微型污水处理设施89个,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4.3%,10镇建成自来水厂,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9%,20镇通天然气,农村全部使用上清洁能源,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94.9%,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92%,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25%……
色彩,将蓝色喷洒到彭州天空。
2008年至2011年,彭州投入215.3万元用于城市扬尘治理;投入400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92%。按照《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彭州编制并严格执行禁煤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禁煤工作。加大机动车尾气整治力度。大力推进全市公交车车辆清洁能源改造,出租车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制定城区油烟整治方案,加强城区油烟污染整治,对城区200家大中型餐饮企业下达油烟整治任务。今年1—10月,彭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5天,优良率为98.7%,创下了自2006年以来连续7年新高;城区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和功能区噪声全面达标。
“在每个人心中,生态彭州的含义都是不同的,在我看来,就是碧水、蓝天、绿地!”一位彭州市民说。
优服务 以人为本 提供周到贴心服务
宣传环保知识,参评环保卫士……在彭州,一场环保攻坚战已经打响。极富意义的是,在“双创”之中,彭州全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也在社会各界中引起了强烈关注。“归根结底,是彭州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环保服务打动了我,让我感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在采访中,一位彭州群众告诉笔者。
以人为本的环保服务,首先在环保审批环节。本着亲民、便民、利民原则和“特事特办、靠前服务、按程序提速审批”的要求,彭州不断完善审批机制,采取上门服务、全程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开通绿色通道,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积极搞好环保审批服务工作。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经济形势,坚持可持续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实行总量控制。
做好环境监测,为管理决策服务。彭州以在线监测的方式,开展了环境质量指令性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本底监测和验收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委托监测等工作,共获得环境监测数据19846个,及时准确地反映了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污现状,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彭州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五大治理”,为环境安全服务。
创省级环保模范城、生态市,关乎群众民生大计。彭州以切实解决群众需求为抓手,以群众对环境满意为最终目标,不断创新信访投诉工作方法,有效解决各类环境信访投诉问题。今年以来,彭州市环保局共受理各类投诉300余件,按期办结率达100%,办理满意率为100%。
坚定·提升
纵深推进生态文明 齐心共建生态彭州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让彭州人心潮涌动、振奋不已。以“双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更加坚定。
该市迅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圆满完成“双创”,统筹全市力量,合理解决难点指标,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水平,加强饮用水安全监管,改善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监管,严查环境违法行为等多项举措。同时,形成并完善了环保双创综合协调机制、解决新问题有效机制、全程化无缝监管机制、全民创建参与机制等多项有效机制。
在“双创”中,彭州坚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理念,突出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以和为贵的人文关怀,上演了一幕幕全民参与、上下同欲的宝贵的“彭州实践”,让全市人民共享生态文明之甜。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6项基本条件和33项建设全面达标,生态市建设规划的87项重点项目按进度基本完成,生态细胞工程也取得显著成效。
遥望彭州大地,80万亩绿色大地菜,成就永不落幕的国家级菜博会;8万亩猕猴桃基地建设,奠定了世界级猕猴桃基因库的根基;四川省首批十佳花山丹景山,即将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生态文明社区的创建,繁衍出国家级社会管理的示范社区……
新的时期,新的使命!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纵深推进生态文明,齐心共建生态彭州!
推荐阅读: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