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未来 穿梭时空景观长廊
随行的南溪区城管局副局长、滨江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建设办副主任唐耀华告诉笔者,滨江景观带在结构上呈现出“一带一心三核六区”的格局,一带指绵延约3.5公里的滨水生态绿廊;一心指位于滨江路中部的万人休闲广场,这里是整个南溪滨江路的核心和标志;三核指按时间脉络一次由北向南排列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景观主题控制段落;六区指此次设计所划分的六个主要景观区域:南溪遗韵、城市阳台、城市客厅、露天博物馆、未来画卷、沿江消落带。滨江景观带于2009年10月启动建设,已于2011年2月完工投入使用。六区涵盖经济建设情况、休闲、运动、历史文化等内容,景观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景观,全面展示古城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滨江消落带,南溪将长江边天然的宽河床融入生态打造,将建设沙滩区、游泳区、摄影区、匝道区,并且在建设中拒绝混凝土,全部就地取材,用砂卵石为原材料,形成以群众休闲、互动参与为主题的生态景观。唐耀华介绍,滨水湿地植物不仅能柔化防洪堤岸生硬的线条,同时在生态环境的调节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滨水滩涂湿地是典型的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区域,通过对滨水湿地植被的再生和修复,可以为水鸟及昆虫提供觅食和栖息的场所,修复不同物种间的生态循环链条,使整个滨水景观带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的自我完善,重塑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目前,该地区已经种植下几万平方米的沙蔗和芦苇等植物,下一步休闲区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滨江新城古街沿桂溪河两岸,在保护河堤的情况下打造,总投资5亿元。整条古街全长1000米,东起新城西环线,西至建设中的文化体育中心,总用地面积为1344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6414平方米。该项目以川南民居建筑为主,做到了“千栋千面、各有不同”的特色,展现了南溪特有的“水”、“古”两大自然生态优势,着力突出商业古街特色文化景观建设,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旅游为一体,项目建成后,将再现千年历史的繁华和今日新南溪的风采。
针对老城区,南溪区采取保护为主、升级维护为辅的方法进行生态保护,最大化保持古城原汁原味的风格特色。
生态先行 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据介绍,近年来,南溪区花巨资打造生态环境,其目的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生态城市。近两年来,南溪区的公共绿化面积增加50多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南溪区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投资环境。
“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南溪城乡一体化得以实现。现在,南溪有着便捷的交通,随着宜泸渝的通车,南溪的整体环境将会有更大的改善。”唐耀华说,“引凤先筑巢,下大力气进行生态建设,就是为了让来南溪的人们生活舒心,投资放心。这条路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