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9日消息:11月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保安村看到:打穴、栽种、浇水,6、7名农户正在栽种桂花树,忙碌不停,其中一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在栽种好的桂花树上小心翼翼地用油漆喷上“丰桂”字样。该镇林业站负责人牟平贵说:“打上‘钢印’就可以较好地防盗”。
桂花是泸州市的“市花”,纳溪区栽种桂花的历史悠久。纳溪区委、区政府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农民种植习惯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打造10万亩珍稀树木基地。制定了《纳溪区10万亩珍稀树木实施方案》,到2015年投资2.3亿元,建成10万亩名优珍稀树木基地。
激励措施的出台,虽然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但是各地在发展桂花的过程中,却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新栽种的桂花树零星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纳溪区森林公安分局局长罗华说:“森林公安和当地派出所虽然加大了打击力度,但由于没有明显标记和有效的证据,查处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还要加强法纪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加强防范措施。”
今年10月以来,丰乐镇在加大法纪宣传和打击偷盗力度的同时,指导“丰桂专业合作社”采取在桂花树上打“钢印”的办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纳溪区林业局局长黄烈忠说:“通过打“钢印”的办法,种植农户反映桂花被盗的现象明显减少。我们还要针对桂花产业发展的出现的新问题,采取措施,切实维护种植农户的利益。”
推荐阅读:
(来源: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