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6日消息:近日,成都商报大周末版推出的“随手拍,拯救植物文盲”活动引发持续关注。在登出的26种常见植物中,516名参与互动的读者只有7人全部答对,仅占答题者的1%。
银杏、黄葛树、水杉、小叶榕、红叶李、桂花、木芙蓉……这些都是成都市区随处可见的植物,然而这26种植物没有1种被所有人认识,其中辨识率最高的是银杏树,只有3人未辨识,而“蓉城”作为成都的别称,认识木芙蓉的读者数量却只有约80%。而木香花、四季杨、南天竺、红檵木等植物,10个人当中能辨认的不到2人。
在新华公园内,不少名木古树被挂上铭牌,供市民认知,但小叶女贞、小叶榕等普通树木却没挂。“这些大家都认识吧。”工作人员解释说。不过,近期成都商报发起的“成都市区常见植物,你能认识多少”调查结果却显示,在成都,很多人对身边的常见植物几乎到了“认知为零”的地步。
最新进展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园植物应有必要的标识标牌,还应有各个公园的特色。一些公园以前有一些植物标牌,还需要逐步提档升级。成都商报记者获悉,成都动物园正在设计园内植物的标牌,方便游客识别。望江楼公园正逐步为竹子等植物挂标牌,成都熊猫基地也为竹子和一些树木挂了标牌。
这天阳光明媚,爸爸带着木木在公园里遛弯。2岁的木木指着路边的小叶女贞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答:“这是树。”“什么树?”“……”
和木木爸爸一样感到词穷的家长不在少数。日前,成都商报记者在新华公园随机询问了6位家长,均称曾被孩子问过植物名称,但多半都答不上来。
大人说小时候没人教,大了不知问谁
家住华西坝的陈阿姨带着小孙女在公园里玩耍。“这些植物,不是每种我都认得到,孩子要问,只能告诉她是‘草’、是‘树’。”陈阿姨环顾四周,指着叶绿冠肥的黄葛树说,只有这个认得到。经公园绿化科工作人员指点,陈阿姨才知道,这里的常见植物还有银杏树、桂花、蔷薇、三角梅等。陈阿姨说,以前住的老厂区里,种了很多黄葛树,所以认识。同样只认识黄葛树的,还有唐大爷,他在家里种的花草也不少,铁树、君子兰、滴水观音……但对公园里的植物,他很为难,“小时候没教过,大了也不知道问谁”。
在双林小学路口,上二年级的唐麒宇指着路旁巷子里的一株植物说:“我好喜欢植物,早就想问妈妈那是什么。”站在一旁的妈妈无奈地望向记者:“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树。”麒宇妈妈说,除了家里养的兰草,她对街道的植物了解甚少,“一方面是我们上世纪70年代上学的时候,老师没教过,一方面是平时对这方面的知识也疏忽了,现在还没带他去过一次植物园。”随后,成都商报记者随机询问了2个五年级的学生,他们都能认出唐麒宇好奇的植物—————枇杷树。
孩子说很喜欢植物,爸妈不重视
双林小学科普老师米玲说,植物课程从三年级开始,一星期2节课,孩子们的积极性挺高,春游时遇到不认识的植物都会问,但就算是任教两年的她,也不是每次都能回答上孩子们的问题。
米玲的手机里存着一张两年前的照片,是她在培训时拍的一株植物,白花从绿叶中钻出,大若莲花。“我问了一圈人,都不知道是什么花。”听说了“随手拍”活动,她当即表示,要把照片传上网,让专业人士鉴别一下困扰了她两年的植物。“对孩子们来说,求知的渠道就更少了。”米玲感叹。
五年级的汤正不仅能认出学校里的枇杷、桂花、石榴和铁树,还能叫出城市里少见的植物沙棘的名字,一说起植物就滔滔不绝。“我家一楼的院子里,种着桂花、柚子树、苹果树和梅花,平时我都要到院子和它们玩上三分钟到半小时。”“为什么是三分钟到半小时?”“爸妈怕影响我做功课,只允许我玩那么久。”汤正说。
和主课相比,自然课的受重视程度并不强。汤正说,期末考试成绩当中,自然课大部分同学都是A,爸爸妈妈不会担心,他们担心的是语数外,“要考上石室中学,语数外总分要240多分呢”。
公园说常见植物还要挂牌科普?
在新华公园,成都商报记者看到,一株棕榈树上约2米高处挂着一个门牌号大小的铁牌,写着“棕榈”字样。在公园管理处绿化科,一位陈姓工作人员介绍,新华公园共有植物品种近200种,挂着牌子的有20余种,都是名木古树,挂牌是应市园林局要求而为,在公园里起到科普作用。
上述说法也得到了望江公园的证实,该园绿化科工作人员李方明称,公园的挂牌是市园林局统一要求制作,要求对公园里的名木古树进行挂牌,望江公园里共有8种74株名木古树制作了铭牌,作为以竹闻名的公园,还对200多种竹子制作了“名片”,而公园里的树种也有上百种。
对于为何不给常见树木挂牌的疑问,新华公园工作人员感到很纳闷:“常见植物大家都认识,为啥要挂?”而李方明则称,市园林局没有对常见植物的挂牌做出要求,“费用是由园林局支出,挂牌只针对名木古树”。
推荐阅读: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