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四川省水土治理成效显著 可持续造福社会
市场动态

四川省水土治理成效显著 可持续造福社会

来源: 四川新闻网 作者: 日期: 2005-10-27 9:39:06

    浙江园林网10月27日消息: 四川省自1989年被国务院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以来,开始了以长治工程为龙头的持续科学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尤其是2000年以来,以治理水土流失、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加强预防监督执法,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生态自然修复,水土保持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新态势。记者就全省水土保持的状况采访了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办公室主任王卓。

    四川水土综合治理见成效

    王卓表示,在综合治理的快速推进下,我省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要目标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县建设、国土整治、中低产田土改造、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及国债水土保持项目等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达364.56亿元,实施天然林保护2100万公顷,造林342.8万公顷,土地整治22.74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5万多平方公里。

    王卓告诉记者,近五年来,四川实施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国债水土保持项目及省重点水保项目,先后在全省21个市州100余县市区的上千条小流域内开展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此,全省共完成投资9.73亿元,完成防治任务1.11万平方公里。

    生态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王卓对记者说道,2000年以来四川在水土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下,生态环境、农业、经济、监督机制和居住环境都获得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据遥感调查四川盆地的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13万平方公里,比治理前减少1.39万平方公里,下降了27.19%。而根据广安、达州、南充、巴中、遂宁等长治工程重点实施区治理前后的对比,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减少29.06%、40.56%、27.01%、30.15%、27.6%。在农业方面,五年来四川共实施坡改梯90多万亩,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38万余处,切实改善了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后劲,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据调查,治理后的粮食总产比治理前增加了26.7%,平均单产较治理前提高了52.8%,农业人均产粮提高了23.4%,治理区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457公斤增至578公斤。

    王卓指出,通过水土流失治理,一大批村社夯实了基础铲掉了穷根,培植了富路发展了经济,成功脱贫致富奔小康。此外,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四川省还把预防监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依法行使“三权”,严格执行基本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制度,监督生产单位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使长期存在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和“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发明的以人为本的庭园水土保持、以农户居住的庭园为中心,以四周为范围,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以“六个一”加“三配套”为主要内容,将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绿化、美化、景观建设一并统筹规划和整治。目前以平昌、苍溪等县为代表,全省已建成标准庭园水保45万户200万人,农民自投资金12.6亿元。这些措施彻底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带动水土综合治理工作

    王卓还说道,通过治理,四川认识到综合治理是水土流失标本兼治的最佳途径。因此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因时施策,科学配置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措施,实行山水田林路房园立体开发,综合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和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最能让群众直接受益、快速受益的水土保持手段。

    王卓告诉记者,预防监督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没有永恒的重点治理,只有持续的预防监督。为此,我省明确提出预防监督工作是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提出了预防监督一票否决制。从目前的成效来看,这些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